2012年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化工展覽會將于9月開幕
“中國國際化工展覽會--ICIF China”是1992年原化工部黨組作為改革開放重大舉措,決定舉辦的國際盛會,首屆在北京舉辦。經過20多年的精心培育與發展,已在北京和上海成功舉辦了十屆。2012(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化工展覽會將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與天津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貿促會化工行業分會、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共同承辦,定于2012年9月10-12日在天津濱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據籌展辦公室介紹,截至目前已經有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家企業或在華獨資企業參展:俄羅斯繼續組織國家展團展;本屆展會吸引了眾多大型企業的踴躍參與,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為代表的中央企業,和以陜西延長石油公司、上海華誼(集團)公司、天津渤海化工集團公司、浙江巨化集團公司、云南云天化集團公司、湖北宜化集團等為代表的地方大型骨干企業積極參展。作為目前全球化工產業增長最快的市場,中國也吸引著眾多的海外投資者和產品供應商,預計本屆國際化工展將吸引著眾多海外參觀、采購、洽談、交流、合作的商貿團。此外,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化工園區、設備制造……海內外眾多石油和化工上下游行業企業的火熱加盟,使得2012(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化工展覽會精英云集,值得期待。
本屆展會預計展出面積20000平方米,參展商600家,涵蓋了石油、石化、化工及其相關產業領域,展出數萬種產品和技術,專業觀眾將超過10000人。展會設立了海外廠商、石油和化工綜合展區;基本有機與無機化工原料、染料與顏料、精細與專用化學品、化工合成材料及其原料、化工裝備與自動化以及化工科技等八大專業展區;還有磷化工、氟化工、水處理化學品、化工新材料、控制設備、干燥設備、包裝與儲運、安全生產、新技術成果等十六個特色展區。
本屆展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中國北方沿海開放城市、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天津舉辦,將充分利用環渤海經濟圈資源稟賦,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豐富國際化工展,擴大影響強化品牌。天津雄厚的石化基礎和蓬勃發展的石化產業有助于推動“中國國際化工展覽會--ICIF China”進入新的“增長極”發展模式,增強行業影響力,提升國際展覽品牌。
二是大型企業踴躍參與。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等為代表的中央企業,和以陜西延長石油公司、上海華誼(集團)公司、天津渤海化工集團公司等為代表的地方大型骨干企業積極參展。
三是海外參展商保持上屆水平。雖然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機及同類展會的沖擊,但仍保持了上屆的面積。隨著近年來中東石化產業的發展,本次展會也首次吸引了沙特公司以大面積展臺亮相國際化工展,其他參展的國家和地區還包括美國、德國、法國、俄羅斯、瑞士、瑞典、日本以及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
四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積極參展,展區特色更加鮮明。國內區域的展出面積已超過上屆,以江蘇澄星磷化工、湖北興發化工、棗莊東濤化工、河南渤達化工等為代表的一批新興民營企業將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其中化工原材料、精細化工等產品的生產企業增長較多。
五是化工園區和包裝儲運及物流企業參展興趣濃厚。以天津泰達園區、寧波化工園區等為代表的特色園區,將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展示實力。歷屆頗受關注的舒馳容器、福將集團、潔林包裝等包裝儲運企業不僅繼續參展,而且帶動了其它物流企業參展,也展示了為化工配套的新興產業的發展風貌。
六是化工設備制造企業積極參與,展區面積擴大。本屆展會干燥設備、真空泵類參展企業較上屆展會有了大幅度提高。
七是展會活動豐富多彩。展會期間,將舉辦“2012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同時還將舉辦10多場次的以綠色化工、清潔能源、環境保護、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高峰論壇,技術交流、新技術推廣、貿易洽談等活動。相信通過會議和活動,將進一步吸引客戶參與,并促進中國化工行業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本次展會還將繼續與中國化工信息網合作,開通網上直播,通過網絡直播展會盛況,擴大展會的觀眾群,提高展會的參與性。
八是高度重視觀眾的組織工作,加強了國內外招展和組織觀眾的宣傳力度。海外觀眾組織方面,先后在美國、歐洲、日本、印度及東南亞國家進行了展會宣傳,在海外一些著名的化工媒體上刊登廣告廣泛宣傳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化工展覽會,積極與海外代理機構聯絡進行展覽宣傳工作,并加大了海外參觀商的邀請工作。國內宣傳也采用了多種方式,加大觀眾邀請力度,并增加了觀眾統計、專業觀眾召集等環節。首先,充分利用國內專業媒體和相關媒體開展宣傳攻勢,在中國化工報、《中國化工信息》周刊、《現代化工》、《精細與專用化學品》、《中國化工報導》、中國化工信息網、中國化工網、阿里巴巴網、慧聰網等30 多個傳媒上安排了大量廣告宣傳;直郵宣傳材料近3萬份,發放門票15萬張,定期向海內外發出近20萬次電子郵件邀請,電話聯系近2萬個國內廠商,參加了全年幾十個展覽、會議、活動,大力宣傳展會,組織展商和觀眾,擴大展會影響。